政府信息公开

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6-19 16:00     来源:安顺市农业农村局  

各县(区)农业农村(农林牧水)局、黄果树旅游区农牧水管理服务中心: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的通知》(黔农办发〔2024〕18号)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将有关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治理对象

鳊鱼、大口黑鲈、鲫鱼、乌鳢、大黄鱼、黄鳝和牛蛙(以下简称“7个重点品种”)。

二、总体要求

聚焦7个重点品种、坚持产管并举,综合施策。一是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加强定量检测,开展上市前速测把关,强化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不规范用药行为。二是加强投入品管理,规范水产养殖用药、推广有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养殖模式。

三、治理目标

力争用1年时间,有效遏制禁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确保2024年我市7个重点品种的合格率分别达93%以上,到2026年,7个重点品种的合格率分别提高到96%以上。

四、重点任务

(一)全覆盖建档立卡。各地根据本地水产品具体养殖情况,将7个重点品种养殖场(户)全部纳入监管名录,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详细登记养殖方式、品种、规模、预计上市时间等信息(附件1)。

(二)强化巡查检查。对重点治理品种养殖场(户)做到巡查全覆盖,上市期做到每周一次巡查,督促养殖主体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记录好生产、用药和检测等情况。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养殖主体,加强检查、快速检测、监督抽查等频次。

(三)加强速测把关。各地要开展水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培训。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根据用药情况,对出塘前的重点治理品种因地制宜开展速测,检测合格后方能上市。对检测不合格的,暂缓出塘上市,再次速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速测检出禁(停)用药物的,按照监督抽查程序开展抽检,确认不合格的依法无害化处理或者监督销毁。

(四)开展监督抽查。对重点治理品种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县级做到监测全覆盖。重点检测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谢物、孔雀石绿、氧氟沙星等禁(停)用药物,地西泮、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等常规药物。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要依法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五)加强收购主体管理。建立收购主体名录,对收购主体进行监管,督促指导落实收取保存和分装混装后再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要求。

(六)严格投入品管理。强化水产养殖用兽药监管。加强水产养殖用兽药质量抽检,加大对使用禁用药物及其他化合物、停用兽药、人用药、原料药和农药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查处故意以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微生态制剂”等名义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兽药、饲料添加剂,逃避监管的违法行为。

(七)加强用药指导。宣传普及用药知识,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在养殖场(户)、乡镇监管站、兽药店、村民宣传栏、收购点等地广泛张贴《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易检出药物清单》等宣传材料。加强兽药残留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严格落实兽药休药期制度,及时发布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警示信息,严控兽药残留超标,严打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行为。

(八)推进养殖方式转型升级。控制养殖密度。加强指导养殖主体因地制宜制定实施质量安全承载力下的适宜养殖密度规范。加强养殖管理。强化水质调控、饲料使用、翻塘晒塘等指导服务,完善水循环和进排水设施,及时处理养殖水体中残饵粪便;推动用水和养水相结合,通过套养、混养、轮养等维持养殖环境稳定。优化养殖方式。大力推广流水槽循环养殖、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漏斗型池塘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养殖及其他新型设施化循环水养殖等设施养殖模式,提高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强化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开展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创建。加强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常见疾病测报。

(九)强化督促考核。7个重点品种攻坚治理情况已纳入2024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考核以日常评估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核治理成效,也要考核工作质量。在治理工作期间不定期派出指导组核实各地建档立卡信息,核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对工作不力的地方给予通报或约谈,限期整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局成立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领导小组,在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设立办公室(附件2)。各地要把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堵点卡点问题。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可核查、成效可量化,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二)加强包片指导。由局农安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局渔业渔政科、局法规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市渔业渔政管理站、市水产站开展包片指导(附件3),采取暗查暗访、查阅资料、随机抽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调查了解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指导各县(区)抓好工作落实。

(三)强化技术保障。相关部门要积极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产品速测、治理效果评估等技术服务。加强7个重点品种主要病害防治技术指导,推广绿色高效养殖模式,科学选择速测设备及产品,提高速测准确性。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县(区)农业农村局于6月17日前将7个重点品种养殖场(户)名录(附件1)发送到邮箱assnsk@163.com,并于每月17日前更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姚盛涛、黎述政;

联系电话:0851—33328637;邮箱:assnak@163.com

2.局渔业渔政管理科:黄河;联系电话:13329638858

附件:1.7个重点品种养殖场(户)名录

2.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机制

3.7个重点品种治理包片指导分组

附件1-3.docx

2024年6月11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