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9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19 16:09      

民盟安顺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山地农业机械推广和应用的提案》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农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4年贵州省农机化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市农机中心印发《2024年安顺市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及《2024年安顺市粮油单产提升农机化工作方案》,要求市农机中心各科室、各县(区)农机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积极探索土地宜机化改造

我市属多丘陵地区,多年来,我们在引进和改进适合丘陵山区机械化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小机器难使用、小地块难施展、小单元难见效的局面始终难以突破。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土地“宜机化”,才能强力推动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一是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土地“宜机化”建设,2024年我市将机耕道、生产便道、下田坡道、平整度等要求纳入项目重点实施内容、重要验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田块整治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是实现农田宜机化的措施,我市在6个县(区)、开发区、黄果树旅游区开展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亩均投入由去年的2098元/亩提高到2530元/亩以上、要建成一批“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宜机化”的高标准农田,为农机下田作业提供更加有利的设施条件。鼓励各县(区)以新增耕地指标、旱地改水田指标收益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提高建设资金投入和建设质量,真正建成宜机作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二是2023年,在紫云自治县坝羊镇红院村开展“宜机化”改造试点,改造土地1600亩,将原有土地1555块田通过小并大,弯变直,除去田埂,实现互联互通,最后合并成 32块田,最大一块达到300多亩,土地改造好以后,农机部门积极推进“稻油轮作”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让粮田插上科技的“翅膀”,大显农机身手,实现整地、起垄、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的全程机械化,种粮的主要环节机械化率达100%,大大减少种粮成本,亩均成本最高可降500元。

二、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市农机中心抓实抓好各项农机化工作,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底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62%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一是加强农机示范点建设,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种植。今年安排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7.2万亩,已完成机械化育秧124.6万盘,可满足7.2万亩机插秧,已完成机插秧面积6.4万亩;全市共安排水稻、玉米、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2个,已建设16个;争取省本级试验示范项目2个,其中普定玉米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25万元,西秀区水稻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30万元,平坝区无人农场建设项目(项目资金50万元)已完成建设;在平坝区开展机械化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减肥增效,推广面积达3500亩。在普定县、紫云自治县推广北斗直线辅助5套用于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械化播种,大大降低作业成本,实现了节本增效。二是开展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2020年平坝区已获得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3年,西秀区积极申报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申报资料已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经省农业农村厅评审后上报农业农村部评审,目前还在评审过程中。三是认真组织抓好关键农时农机服务工作,全市农机系统紧紧围绕“春耕”“三夏”等关键农时,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采取送技术到田间、指导等多种措施扎实抓好农机化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培训,召开市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收减损现场培训会3次,推广新机具500余台(套)。四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依托农机合作社的装备优势及组织优势,通过示范点建设协调市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农机化种植指导,推进良种、良机相互融合,为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育发展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

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有关涉农政策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培育农机基层服务组织,加快农机行业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力度,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了基层大量的农机服务、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在推动农机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依托有实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服务公司创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模式,推动机耕、机械化育秧、机播(机插)、机械化植保、机收及烘干加工等全程机械化服务,2024年推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同时作为市、县农机改革试点,拟于今年6月底前建设完成。及时督导调度各县(区)抓好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区域农机应急救灾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目前,各县(区)明确了依托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服务组织,按照方案正有序推进中,其中,普定县已完成建设,并于5月30日进行挂牌,平坝区于6月4日建设完成并挂牌,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共建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拟在6月底前建设完成并挂牌,其他县(区)正在统筹推进中。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组织各县(区)针对合作社制度建设、运行情况等加强调研和指导,督促合作社建设和完善相应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2024年年底推荐申报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二是进一步摸清农机服务组织情况。今年2月,市农机中心认真组织开展农机服务组织情况调研,经统计调查,全市150个服务组织(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65个)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428台(套)。其中,合作社35个运行良好,占53.8%;其他服务公司及服务队(点)运行良好或一般。2024年全市农机服务组织社会化作业服务面积拟达到120万亩次,其中第一季度农机服务组织已完成机械化作业服务面13.17万亩次,占比10.98%。

四、用好用足政策

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有关涉农政策资金支持,一是贯彻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政策。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安排安顺市第一批中央购机补贴资金256万元,今年以来,市农机中心加强宣传和引导,严格购机补贴工作程序,强化各项工作措施,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服务公司等服务组织倾斜,增强农机服务组织的综合实力。截至2024年5月31日,安顺市各县(区)共实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4.8475万元(已超录),补贴机具993台,受益农户805户。二是组织各县(区)抓好项目谋划。引导各县(区)积极争取有关财政涉农资金,组织各县(区)谋划好各类项目清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县农机部门积极谋划2024年农机项目。市级谋划SPV项目2个,项目资金1500万元,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市级SPV项目没有启动;中央衔接资金方面县级谋划2个,关岭县项目资金15万元、紫云自治县项目资金150万元已审批,文件已下发。东西部协作资金方面县级谋划农机项目6个,项目资金1910万元,其中西秀区200万元、镇宁自治县220元、普定县80万元,全市安排农机项目中央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共计665万元。涉及西秀区、普定县、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等,目前各县(区)正在进行项目评审,并按要求组织实施。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购置农业机械装备,增强农机服务组织综合实力。三是支持吉峰农机安顺有限公司、贵州美琪农机公司在我市开展农机业务,引进各类大型农机具,涵盖种植、养殖等大中型农机产品,为我市在农机维护保养、机具试验示范、农户购机提供便利。四是做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工作,发放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 29张,为农机转运减免高速过路费,调剂县(区)之间的机具合理使用,同时通过农机化网络信息发布通知,引进各类外来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拖拉机近200台套,为我市春耕生产及夏收机械化作业提供补充,有效弥补了部分地区现有机具不足的问题。

                               2024年6月14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