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加强水稻“两迁”害虫的监测与防治
截至目前,稻飞虱累计发生面积约9.48万亩次,以白背飞虱为害为主,最高虫口密度为1600头/百丛,在我市各县区均有发生,褐飞虱目前仅在平坝区发生,最高虫口密度为360头/百丛。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面积约4.98万亩次,最高卷叶率为16.8%,主要在我市平坝区、普定县、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等地均有发生,根据近期我市气象预报及田间虫口发生情况,预测褐飞虱呈偏重趋势,危害盛期在8月至9月中上旬;稻纵卷叶螟呈中等偏重发生,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目前,我市水稻大都处于拔节期,近期降雨频繁,气温偏高,有利于水稻“两迁”害虫的迁入和繁殖,针对今年我市“两迁”害虫发生情况,各县区务必提高警惕,高度重视,出现灯下虫峰的县(区)需加强田间调查,掌握害虫发生区域和发生程度,及时发布短期预报和警报,做好防控指导工作;周边地区要密切关注区域内迁飞动态,加强系统监测、及时发现迁入,尽早做好防控准备,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区,要积极组织农民进行防治,确保我市水稻生产安全。
防治用药:
(一)稻飞虱:优先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吡蚜酮、醚菊酯、氟啶虫胺腈、噻虫嗪等高效低风险的化学药剂。
(二)稻纵卷叶螟: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优先选用四唑虫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可兼防褐飞虱、稻水象甲)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
温馨提示: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严格执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按规定科学施药,不随意加大用药量和使用次数,不随意乱扔废弃农药包装物,废弃农药包装物交农药经销商回收集中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