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当前农作物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24-06-28 17:36     来源:安顺市农业农村局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9日至23日,我市各县(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降水,全市共10站特大暴雨,45站大暴雨,14站暴雨,15站大雨;其中安顺城区183.1毫米、平坝187毫米、普定216.8毫米,由于降水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各地农作物生产不同程度地受到涝害影响,部分区域受灾严重。为指导各地科学应对洪涝灾害,及时做好农作物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针对受灾严重的区域开展现场指导工作,并会同市农科院制定安顺农作物防涝抗灾技术意见。 

一、水稻主要减灾措施

(一)及时排水、分步排水。能排水的田块应该当天排水,先排高田,使稻叶尽早露出水面,提高土壤通透性,恢复根系生长活力,促进稻株生长,恢复叶片功能。如是阴天可一次排干水,露土为好;如是高温烈日天气,不可一次排干水,要保留适当水层,分步排水,防止稻苗突然失水死亡。

(二)及时清洁稻田。强降雨后要及时疏通农田沟渠,保证排水通畅,防止水稻沤根、僵苗甚至死苗。对于受低洼、临近沟渠受水冲击、淹过顶且淹水时间较长的稻田,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捞去漂浮物,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生长,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机能。

(三)浅水灌溉。由于进入雨季,阴雨天气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水稻在处于分蘖盛期,浅水灌溉有利于水稻的分蘖;如遇到放晴天气,也可进行适当的晒田,可以适当减弱植株田间徒长的势头,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

(四)及时增施速效肥。增施速效肥,促进分蘖和生长发育。由于受淹后水稻根系吸收能力差,对受淹较重、抽穗期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补施蘖肥,一般亩施尿素3—6.0公斤或喷施叶面肥1—2次,促进水稻分蘖。同时,对于部分生长势较弱的田块,可轻施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产量以达到丰产的目标。

(五)防治病虫害。水稻受淹后,植株抗病力降低,易发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退水后要及时防治。高温高湿天气利于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繁衍,以及叶瘟、纹枯病等多种病害发生流行,要加强监测预警,科学合理用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有效减轻病虫害损失,确保早稻稳产高产。

二、玉米主要减灾措施

(一)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玉米播种后和下雨前,就要及时疏通排水三沟(中沟、边沟、腰沟),尤其是低洼地块、水田玉米,如果排水不畅,容易造成玉米被淹,防止根系窒息死亡。坡地也要开好引水沟,避免水大被冲刷。受灾后根据玉米田积水情况和地势,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作层渍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量和积水时间,恢复根系呼吸。

(二)及时整理田间植株。排水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杂物,玉米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根系受到损伤,容易倒伏,在土壤湿度适宜时,抢晴天松土,起垄培土,及时将倒苗扶正、培直玉米植株,并洗去植株茎叶表面的淤泥,以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

倒伏处理:如果遇到大风大雨天气,玉米容易发生倒伏,对于倒伏较轻的,一般不用采取扶直,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对于倒伏严重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在扶直的同时要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以7—8厘米为宜,培土后要用脚踏实;对于茎折断的玉米,则要及时清除出田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的生长。

(三)适时中耕松土大雨洪灾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严重失调,雨后天晴必须及早中耕锄地。这样有利于土壤散墒,改善根系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中耕松土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损伤气生根。

(四)补施增施速效肥玉米田块经过水淹,土壤中的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时追肥对玉米植株恢复生长和增加产量十分有利。在玉米植株恢复生长前,进行叶面喷肥(如0.5%—1%尿素溶液、2%—3%过磷酸钙浸出液、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等);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根部追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

(五)加强病虫草害防控洪灾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易诱发病虫害。再加上玉米植株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有利于多种病虫害发生,要及时进行调查和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雾防治纹枯、根腐、大小斑病,喷药时要重点喷施中下部的茎秆和叶片,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用辛硫磷颗粒灌心或用氯氰菊酯、甲维盐进行喷雾防治玉米螟。同时要关注田间杂草发生动态及早防治清除。

三、大豆主要减灾措施

(一)疏通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受涝严重地块,采用人工和机械排水等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

(二)加强病虫防治采取“一喷多防”,统一防治病虫。雨停后及时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精甲霜灵、咯菌腈等化学农药预防大豆病害,同时配施噻虫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预防大豆点蜂缘蝽、蚜虫、豆荚螟等虫害。

(三)中耕松土、合理补肥雨后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出现脱肥现象或在花期的大豆田块,可结合中耕亩补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提高大豆的结荚率。

(四)倒伏管理、注重除草如果暴雨强风造成大豆倒伏,苗期或分枝期和开花期处于半倒伏状态,可以不用人工扶正,生长自然恢复。雨后杂草呈旺长趋势,要及时除草,有利于鼓粒期的大豆生长。

四、蔬菜主要减灾措施

(一)及时抢收蔬菜对长时间浸泡的成熟蔬菜,因田间湿度大,病原菌多,又处高温季节,容易腐烂丧失商品性,要及时抢收上市,尽量降低灾后损失。

(二)及时清沟排水。及时开挖排水沟,疏通厢沟、边沟和腰沟,以利于排水通畅,防止田间积水。对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块,要安排动力排水,抢时间排除渍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淹渍时间,减轻因积水和涝害导致的蔬菜生理性病害,促进蔬菜根系恢复生长,降低受害程度。

(三)及时恢复田间管理。对于轻度受灾的蔬菜基地,黏附泥浆较多的蔬菜及时进行人工冲洗,将在茎叶上的泥土洗净,及时清沟浅耕,降低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板结,促进土壤疏松透气。其中辣椒、茄子等果菜:将倒伏的植株扶正,对植株较高或易倒伏植株,进行搭架帮扶稳固。

(四)加强病虫害防控。重点针对蔬菜根腐病、番茄青枯病、番茄疫病、番茄炭疽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白粉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疫病、豇豆锈病、烟粉虱、蓟马、蚜虫等病虫,做好监测防控,警惕病害流行蔓延,害虫暴发危害。

五、改种补种,减灾挽损

对暴雨洪涝浸泡时间过长,不能恢复正常生长绝收的农作物,及时清理地块,加强土壤消毒工作,防止土传病害蔓延,及早安排下茬生产。可种植速生叶菜、四季豆、黄瓜、白菜、莲花白等夏秋蔬菜,有条件的区域可种植鲜食糯玉米;针对受灾情况,抓紧备种育苗工作,尽快补种或改种换茬。

  

                                  2024年6月2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