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各县(区)农业农村(农林牧水)局、黄果树旅游区农牧水管理服务中心:
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倒春寒天气,对油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当前大部分地区油菜正处于越冬至现蕾抽薹期,为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油菜苗情分类管理,保障油菜产量形成,我局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安顺市2023年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2月14日
安顺市2023年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022年秋播以来,我市光温条件较好,但降水偏少,2022年11月1日—2023年2月5日,我市平均气温6.8~10.2℃,较常年偏高0.3~1.0℃,降水量21~45mm,偏少5~7成,日照时数254~301h,偏多3~4成,导致农业气象干旱反复发生,缓慢发展。根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2023年我市农业生产干旱、冰雹、暴雨致灾风险较大,春旱略偏重,2月初以阴雨天气为主,有利于旱情缓解,3月中下旬到4月冰雹略偏重且集中期偏早,加上冬春连旱,对我市油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切实做好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保障油菜产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多措并举抗干旱
干旱持续地区,有条件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广辟水源,增加蓄水,及时灌水抗旱,保证油菜生长所需水分供给;如无灌溉条件,可采取通过叶面喷施黄腐酸、苯肽胺酸、水溶性钾等抗旱保水剂,结合喷施碧护、碧益等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植株抗旱能力。
二、及时中耕培土、清沟排渍
油菜生长中后期,地势低洼的田块在雨后易形成渍涝灾害,导致油菜缺氧烂根和弱苗,降低抗冻性,加重菌核病发生,影响产量和品质,应及时做好中耕培土和清沟排水。中耕培土不仅可以除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供肥能力,还可壅根保温,防止根拔和后期倒伏。清沟确保排灌畅通,中耕深3—5寸,起土壅根,将外露的根茎埋入土层中,培土时注意不能伤到根系,以培至第一片叶基部为宜。
三、加强肥水管理
受前期干旱影响,油菜植株对磷钾肥及硼肥的吸收率低,对于生长瘦弱,未老先衰的菜苗,当前应立即增施一些薹肥,以弥补油菜体内的营养不足,延长营养生长,降低抽薹开花速度,根据苗情可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或20公斤复合肥,促进油菜春发、苔壮枝多,病弱苗可多施一些,生长旺的苗也可酌情施肥。油菜初花期喷施一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速乐硼或高纯硼,亩施用量为75—100克磷酸二氢钾和30克速乐硼(或硼砂150g/亩),可预防缺素病(预防花而不实、分段结实等)的发生或降低发病程度,增加角果数和千粒重。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干旱等不利天气易导致病虫害发生,应做好病虫情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做好防治。虫害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可选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剂、10%烯啶虫胺、40%吡虫啉水溶剂、25%吡蚜酮悬浮剂、2.5%溴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等药剂。病害重点防治菌核病、霜霉病、根腐病等,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25%甲霜灵、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可采取植保机喷防或无人机统防统治。
五、及时拔除病株和摘除黄老病叶
摘除黄老病叶具有减轻病害,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好处。应将油菜基部的枯黄、老叶、病叶及时摘除,一般要摘2—3次叶,先摘基部2—3片长柄叶,然后逐级向上进行,到盛花期可将下部的老黄枯叶、病叶全部摘光。摘叶时要做到不留断柄、不损伤茎杆。拔除的病株和摘下的叶要带到田外集中处理。
六、适期收获
人工收割于终花后30—40天,当全株2/3的角果变黄,主花序中部角果籽粒呈现品种籽粒固有颜色(不同品种颜色可能为黑色、黑褐色、褐色、褐黄色、部分黄褐色、黄色等)时,即可进行收割,而主花序角果未炸裂为适宜收割期,收割过迟会造成角果炸裂损失。收割时如天气不好,可对油菜割头收割,天气好时应进行带秆收割。机械联合收获的时间要比割晒稍晚一些进行,一般要求90%以上角果呈现黄色、80%以上籽粒颜色变黑时方可收获,以免收获时损失和菜籽品质下降。对成熟度较高的地块,应选择早晨和傍晚进行收割,以减少损失。要改进机械结构,控制收获损失率在8%以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