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各县(区)创建宜居乡巩固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市按照制定的“四清两改四严禁”标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农村治脏、治乱、治违行动。经过上下共同努力,乡村风貌管控进一步加强,违法违章等建筑逐步拆除,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户前庭后院进一步靓化,屋内更加整洁有序,群众生活习惯逐渐转变,河湖道路等公共区域更加干净整洁,形成了“一村美”到“村村美”的靓丽画卷。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宜居与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持续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实现身边卫生自己抓、村庄面貌共同创、幸福生活大家造的热情,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村容村貌持续向好,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特制定创建宜居乡村工作重点。
一、强化创建工作考核
(一)行政村考核。村级:每月开展评比,评出5家示范户、3家后进户,可通过挂流动红旗或黄牌等方式运用评比结果。乡级:每月对所属行政村开展督查,并负责统筹做好各村(居)示范户评比等宜居乡村巩固提升工作;建立示范户、后进户台账;每月对所辖村进行评比排名,并将排名结果上报县级。县级:每月按乡镇上报的排名结果进行抽查检查,建制县每月20日前将5个先进村、3个后进村上报市级;非建制县分别报送 1 个先进村、1 个后进村,并对后进村挂县级“黄牌”警示。市级:每月复核汇总县(区)先进村、后进村情况,并适当扩大范围抽查、暗访面上情况,将复核有关情况通报到县(区);每季度对全市综合排名靠后的 10 个后进村挂市级“黄牌”警示。
(二)小城镇考核:乡级: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拆违控违集中整治工作,完成整治任务后,持续做好巩固提升。县级:每月对小城镇整治情况进行评比。评出1个先进小城镇、1个后进小城镇,并分别挂县级“流动红旗”鼓励和“流动黄牌”警示,同时将相关情况上报市级备案。市级:每月对县(区)整治情况进行暗访、核查。每季度对全市综合排名靠后的3个乡(镇、街道)挂市级“黄牌”警示。
二、做好示范引领打造
2022年,全市要打造22个创建宜居乡村市级示范村,示范村要达到环境干净整洁,群众习惯 优良,乡风文明引领,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等风景靓丽。打造的示范村为以下22个。
西秀区:旧州镇浪塘村、大西桥镇九溪村、杨武乡石平村。
平坝区:乐平镇大屯村、乐平镇塘约村、夏云镇小河湾村。
普定县:白岩镇中心村、马官镇金荷村、穿洞街道靛山村。
镇宁县:扁担山镇夜郎洞村、良田镇板袍村、沙子乡弄染村。
关岭县:花江镇永睦村、顶云街道石版井村、百合街道摆布村。
紫云县:格凸河镇格丼村、坝羊镇新山村、板当镇翠河村。
安顺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西航街道新阳村。
黄果树旅游区:黄果树镇石头寨村、龙宫镇桃子村。
三、抓好学习培训观摩
一是抓好学习培训。由于各村换届选举,新上任的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和相关委员对创建宜居乡村工作还不熟,还需继续加强学习培训。各乡(镇、街道)要组织村里面开展至少1次培训学习,重点解读《安顺市创建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和《安顺市宜居乡村巩固提升实施办法(试行)》文件,切实掌握“四清两改四严禁”工作内容。
二是抓好观摩带动。对全市打造的市级22个示范村,各县(区)要加大创建力度,市级层面将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暗访,并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进行观摩学习,通过观摩学习,促进各村创建工作。
三是抓好材料报送。每月19日前,各县(区)要将22个示范村的工作开展情况报送市创建宜居乡巩固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推进进度缓慢的地方,市级适时通报批评。
联系人:张洪涌,电话:18286417518;袁梅,电话:18685381222;邮箱:nyjshsyk@163.com。
市创建宜居乡巩固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5月11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