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安顺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创建宜居乡村的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 2021-05-28 12:46     来源:安顺市农业农村局  

一、基本情况

517-19日,市委、市政府组成3个综合督导组开展了“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宜居乡村创建和乡村大扫除”等工作督导检查。主要采取抽点暗访、现场访谈、面上明查、定位抽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海马村、甘樘村,东屯乡补董村、玉石村,杨武乡民族新村;平坝区十字乡云盘村、九甲村,白云镇白云村、郝下村,天龙镇兴旺村;普定县白岩镇中心村、玫瑰园村,黄桶街道后寨村,化处镇焦家村,穿洞街道靛山村,马官镇中山村;镇宁自治县马厂镇茂良村,募役镇桐上村,白马湖街道永和村,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凡化村,断桥镇木城村、八一村;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关新村、大营村、星进村;经开区宋旗镇平寨村、宋旗村,幺铺镇羊场村、磊跨村牛蹄关组、小屯村、上头铺村;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洒把村,黄果树镇盔林甲村,龙宫镇龙潭村,围绕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候选村的组织机构、方案编制、推进计划等工作,宜居乡村“四清、两改、四严禁”(四清: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沟塘水污、清理畜禽粪污、清理房前屋后;两改:改善房屋装饰外貌、改变村民不良习惯;四严禁:严禁秸秆乱烧、严禁垃圾乱烧、严禁私搭乱建、严禁乱占耕地。其中,“改善房屋装饰外貌”未作为本次重点督导检查内容。)及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包保的责任村推进情况,“乡村大扫除”等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总体来看,各县(区)都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分类分级推进工作开展,创建工作初见成效。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迅速抓落实。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主动包保,制定工作方案;乡镇党政班子积极参与,定期组织实施;村居的党员干部、驻村干部带头冲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主题抓特色。各县区在市级“文明在行动·乡村大扫除”文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有特色的活动口号。如,紫云县开展了“村村寨寨大扫除·家家户户展新颜”行动;普定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学党史办实事·城乡环境卫生月月大扫除”文明实践活动,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五净四美”为主题,在全县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关岭县开展了“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创建专项行动。三是工作抓常态。各县区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广大群众、学生、保洁员等积极参与,发挥了参与的主力军作用;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广大农户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发挥了参与主体作用。如,西秀区开展“靓丽星期五”行动;普定县开展一周一打扫、一月一大扫除;镇宁县利用节假日期间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市基本形成创建工作常态化机制。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全市乡村“脏、乱、差”等现象有所改善,村容村貌有所提升,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有所提高,为乡村振兴开新局打下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创建工作和乡村大扫除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共性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重视程度不高。还存在对宜居乡村创建、乡村大扫除的涵义、目的、标准理解不深的问题,没有将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宜居乡村的重要意义放在乡村振兴高度去统筹、去推进。如,镇宁县马场镇陪同督导组的乡干部及西秀区东屯乡补董村村支两委、平坝区白云镇白云村和十字乡云盘村干部、普定县马关镇中山村支书、紫云县大营镇大营村支书不知宜居乡村创建工作相关具体要求。有的村的工作计划不细致、标准不严格,没有对标乡村全面振兴狠抓推进落实,如,西秀区东屯乡补董村玉石村,村支两委对宜居乡村创建和乡村大扫除工作要求理解不透彻,乡村大扫除每月一次,主要依靠保洁员。

二是发动群众力度不足。一方面,群众的组织和发动不强,只是依靠保洁员及村组干部来参与,村民未完全组织起来,未真正融入到乡村大扫除的活动中来。如,西秀区旧州镇甘橖村木叶组发动群众不够深入,对群众室外户内、房前屋后卫生打扫引导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西秀区杨武乡民族新村对群众宣传发动力度不足,公共区域卫生环境主要靠公益性岗位清理。平坝区白云镇白云村和郝下村,乡村清洁行动只是依靠党员、保洁员,组织发动群众力度不够。平坝区十字乡云盘村干部表示,知道该村78组环境卫生差,但因农户不听招呼,自己也没有办法。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沿用旧思想老办法,对创建工作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存在“推一推、才动一动”现象,还没有将创建工作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自觉。如,普定县白岩镇玫瑰园村。同时,部分群众缺乏自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存在“等、靠、要”思想,持“观望”态度,“政府干、群众看”。

三是工作宣传氛围不浓。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宜居乡村、乡村特色文化等方面宣传力度不大,群众知晓率不高、参与度不强。有的村存在等待观望的态度,在宣传、组织、工作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平坝区白云镇郝下村群众宣传力度不够,经现场走访群众,均不清楚月末组织的乡村大扫除活动,但有时也看到干部等进行打扫。平坝区天龙镇兴旺村也存在乡村清洁大扫除群众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仅有部分群众参与。总体来看,全市除普定县、经开区宣传力度较大外,其余县(区)仍需加强。特别是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基本看不到关于乡村振兴、宜居乡村创建、乡村大扫除相关内容。

四是工作推进力度差距较大。各县区开展工作进度不平衡,县与县、镇与镇、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工作推进差距大、不平衡。如,西秀区旧州镇甘橖村木叶组16号住户王亮国卫生习惯很好,家庭院、室内卫生、厨房、厕所十分整洁干净,与斜对面住户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村内平时营造良好地卫生比学赶超氛围不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够。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朵嘎组工作推进较好,但相邻几百米的高苑组工作相对滞后,公共区域仍存在一些零星垃圾,农民室内卫生仍停留在一般性动员阶段。总体来看,经开区、普定县整体推进较快,西秀区、平坝区、关岭县整体推进一般,紫云县、镇宁县、黄果树旅游区推进相对较慢。纳入示范的村和党政主要领导包保的村推进快,一般的村推进慢,如,西秀区旧州镇海马村、平坝区十字乡云盘村等村工作推进缓慢。

(二)个性问题

1.乡村大扫除和宜居乡村创建方面。

一是卫生清扫不彻底。围绕“四清、两改、四严禁”工作未做细做实,还普遍存在卫生死角。如,西秀区东屯乡玉石村三湾组农户房前屋后物品摆放整体比较杂乱无序,组内明沟有些地方存在污水和大量暴露垃圾;镇宁县募役镇桐上村路两旁建筑物乱搭建,生活垃圾乱堆放。又如,平坝区白云镇白云村村委旁公厕卫生较差、村委后一空地(烂田)内垃圾成堆;镇宁县募役镇的镇政府旁还存在乱搭乱建现象;关岭县断桥镇八一村村委会两旁地面有散落垃圾,形成典型的“灯下黑”。

二是部分重点地带和场所疏于整治。村与村交界地带、学校门口、餐饮店门口,环境脏乱差明显。如,经开区宋旗镇宋旗村,村口处于宋旗学校及校门口小吃街交界,卫生环境非常差,污水覆盖街面横流;黄果树白水镇洒把村美食街餐饮生活垃圾随意乱堆在店铺门口;关岭县坡贡镇凡化村汽修厂门口有工业废料、生活垃圾;黄果树白水镇与关岭断桥镇插花地带卫生清扫推诿扯皮,农户联户路上仍有零星垃圾。

三是沟塘河道垃圾漂浮。如,平坝区十字乡云盘村龙滩口河道、普定县黄桶街道办后寨村河道两侧仍有大量垃圾、水面上漂浮生活垃圾。经开区宋旗镇平寨村河道和水井连接处有大量死鱼,污染河水。

四是畜禽粪污清理不及时。房前屋后畜禽粪污未清除干净、垃圾、杂物清理不及时,如,西秀区东屯乡补董村、普定县白岩镇玫瑰园村、紫云县大营镇大营村

五是改变村民不良习惯成效不明显。多年养成的陋习短时间内不能彻底根除,常常一边打扫、一边丢弃,一边整治、一边破坏。尽管村干部和群众签订了环境卫生承诺书,但是宣传和引导的力度不大、方法不多,改变村民卫生生活习惯还有一定难度。尽管乡村也开展了卫生清扫活动,但是普遍还存保洁维持不长久,环境卫生清理整治“一阵风”,容易死灰复燃。

六是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特别是西秀区杨武乡、双堡镇、旧州镇、七眼桥镇秸秆焚烧都蔓延到了沪昆高速、安紫高速,西秀区宁谷镇、东屯乡经开区幺铺镇秸秆焚烧蔓延到了花安高速周边,其余乡镇秸秆焚烧是肆无忌惮、随心所欲。

七是房前屋后整治后续工作未能及时跟进。只满足于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的拆除,但对于拆迁后整体环境风貌建设的后续工程没有完善,文化氛围不浓。如,经开区宋旗镇平寨村对拆除的乱搭乱建建筑,拆除后没有及时进行后续整治、遮蔽、覆土,反而裸露出更多的残垣断壁、砂石瓦砾。

2.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方面。

一是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创建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处于试点申报阶段,由于没有具体的试点工作方案,工作还在摸索阶段。

二是特色乡村的整体风貌还未形成。还处于房屋外立面改造、污水管道铺设、道路整治阶段,村庄外环境的整体效果还看不出来。

三是试点建设专业水准不高。近期,乡镇书记和村支书参加了培训掌握了基本专业技能,相关的建设规划文本还没编制完毕;村干部对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的内涵、概念、特色支撑领会还不深刻,试点建设的专业水准还不高。

三、有关要求

全市上下要严格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紧扣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聚焦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宜居乡村创建和乡村大扫除工作,集中力量,强力整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安顺样板”。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开展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宜居乡村创建和乡村大扫除的重大现实意义。要强化县级领导干部包保示范村建设和“一把手”负责制,发挥干部示范带动,逐级传导压力,逐层压实责任。要明确治理重点,强化治理措施,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切实做到户户参与,人人行动。

二是完善常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要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四清两改四严禁”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村庄大扫除行动,由村支两委组织,驻村帮扶单位主动参与,发动村民广泛积极响应,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要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监管,防止反弹,全力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开展。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发动群众。坚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动员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加大宣传力度,讲深讲透开展创建活动的现实意义。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和宣传阵地,发动群众积极广泛参与,确保整治措施落地见效。

四是评选先进标杆,示范带动引领。市县乡村要以领导包保、示范创建及先进村为重点,强化示范带动。要树立向“先进”学习的理念,积极组织村民向“先进”“示范”学习,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宜居乡村创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建强基层堡垒,切实以上率下,带着群众做、做给群众看,通过打造试点、评选标杆,由点及面逐步推广。

五是加大力量整合,强化调度考核。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力量,凝聚强大合力奋力推进。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做好表率;“四清两改四严禁”牵头部门要牵好头,做好行业指导和督促。各团体组织要积极组织志愿者、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参与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调度,组织成员单位定期对各县(区)创建成果开展督促考核,加大曝光和推进力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