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查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产品内销 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分区规模规范化种养殖
一是在分区规模化种养殖方面,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明确有专门的科室、站所及专人负责,如在数据分析、调研上种植业科每月开展农情调度,发展规划科、畜牧科、农安科、科技与市场信息化科、果蔬站等科室站所开展行业数据统计、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农残监测、种养规划设计、检疫办理、农残监测、检疫办理、信息发布、企业牵线搭桥等相关工作。
二是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发展基础上编制《安顺市“十五五”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通过对“十四五”以来安顺市粮油产业和生猪、家禽、水果、蔬菜、辣椒、食用菌等其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十四五”以来安顺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成绩的经验,结合各县区气候、土壤、农田面积等实际情况,提出安顺市“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并初步谋划部分重大农业工程项目。
三是加强与市教育局工作对接。2023年、2024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采购农产品11.8万吨,其中采购省内农产品11万吨,占93.31%。养殖类及蔬菜产品具体采购情况为:猪肉采购数量12798.89吨,本省采购数量12486.74吨;牛肉采购数量832.01吨,本省采购数量830.97吨;其他肉类(鸡、鸭、鱼)采购数量2639.1吨,本省采购数量2584.9吨;蛋类(鸡、鸭蛋等)采购数量6320.88吨,本省采购数量6246.47吨;叶菜类(如白菜、青菜、莲花白等)采购数量12262.39吨,本省采购数量11774.56吨;茄果类(如瓜类、茄子、番茄等)采购数量10183.9吨,本省采购数量9769.47吨;根茎类(如土豆、红薯、萝卜等)采购数量15921.06吨,本省采购数量15300.23吨;辣椒类(青椒、红椒、辣椒制品等)采购数量3388.97吨,本省采购数量3204.32吨。相关采购数据为编制“十五五”农业发展规划优化布局我市农业产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提高产品质量保障
一是在农产品质量保障方面,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及案件查处,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促进“放心”采购。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省、市、县监督抽查3765批次,发现不合格农产品4批次,已立案查处。2024年全市累计完成省、市、县监督抽查3693批次,发现不合格农产品1批次,已立案查处。2023年全市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27458张、产品317724张,2024年全市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30882张、产品328197张。
二是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宣传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自主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2023年以来,使用贵农证小程序开具食用农产品自我承诺达标合格证427159张,产品总重122606.03吨。
三是全面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及信息平台应用,将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全部录入,对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巡查检查,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2023年以来,全市录入省农安监管系统生产经营主体796家,开展基地巡查2208家(次),发现不合格138家次,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建立长期长效合作机制
一是培育壮大农业市场主体,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激励机制,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同时促进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绿色化,培育壮大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市场主体,充分调动种养殖大户以及合作社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他们从事种养殖产业的信心,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打通供应端与需求端堵点,完善农产品流通配套设施,加大农产品流通配套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各类主体强化集配加工、产地预冷、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积极搭建信息互通平台,一方面,加强种植田间与配送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促进种养殖场与配送企业实现高效对接。通过双向发力,推动各方建立长期稳定且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确保农产品的顺畅流通,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进而提升全市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能。
2025年6月23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