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14 15:42      

班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提高农业产值助推乡村振兴上发力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为夯实产业振兴的基础,根据省、市对“三农”工作的要求,我市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农业产值,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安顺市农业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保持稳健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行业部门数据,2023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97家;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992家,其中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21家、省级合作社示范社298家、市级合作社示范社400家;家庭农场达到182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54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87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7家;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343.89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484.99亿元。

二、工作措施

(一)不断强化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发展

我市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合作机制,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务工酬劳等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样化发展模式,以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目前,正组织开展2024年度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力争在36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基础上新增10家。根据全市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第一季度调度数据显示: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共198.17亿元,一季度新增投资1.93亿元;生产产值达26.15亿元;销售收入达26.40亿元;现有员工总数1.05万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604人;联农带农13.63万户,带动农户增收6.85亿元。(注:每季度统计一次)

(二)坚持抓好招商引资,提升发展动能

把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一号工程”不动摇,纵深推进“省带头、市推进、县落实”工作机制,梳理农业产业链图和“三清单”(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常态长效推动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突破发展。2024年,精心编制农产品深加工、牛羊、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项目20个,精包装招商项目5个;梳理提出在建项目19个,在谈项目5个,拟招企业3家;赴广州市、成都市、雅安市等地开展安顺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暨招商推介活动3场。根据“贵州省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统计,一季度,全市十大农业产业新增产业到位资金2.55亿元。(注:每季度统计一次)

(三)强化加工主体培育,夯实发展基础

持续深入开展好工业企业服务大行动,深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帮扶,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培优育强。继续帮助百灵制药、南山婆、中央厨房、西秀翠宏、关岭牛投等一批基础好、规模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势发展,持续加大对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14家贵州省农业引领(成长)型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力争部分企业获得2024年省级政策性资金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经营主体数量逐年递增,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根据行业部门数据,2023年,我市主营业务营业收入达2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81家,企业总产值达484.99亿元,企业总营业收入达439.16亿元,产品产量327.95万吨,产品产值466.55亿元。(注:数据为上报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每年统计一次)

(四)强化争资争项工作,激发发展活力

聚焦农产品深加工、牛羊、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找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和延展方向,强化市场思维,将财政资金改“补”为“投”,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激发农产品加工产业强劲活力。截至目前,全市SPV产业公司共36家,30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占比58.33%,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2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42亿元,银行授信SPV农业产业公司上中下游企业13.86亿元(直接授信SPV产业公司6.19亿元);帮助南山婆、得宝等企业获得2024年度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630万元。

三、下步打算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值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围绕重点产业链及特色优势产业,赴广东省、川渝等地区开展农业产业招商推介和招商考察,力争引进一批优强企业落地安顺和紫云。

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抢抓“科技入黔”创新发展机遇,聚焦安顺市政府与江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安顺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赋能、研发创新的翅膀。

三是强化品牌建设。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省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并加强电商推广平台的运用,不断提升安顺农特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6月12日      

分享到: